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共出口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进口数量占总数量的96%,进口金额占总金额的97%。
质谱联用仪作为高端科研仪器,其在所有的领域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质谱仪行业市场规模达192.7亿元,同比增长15.37%。依据市场规模的大小划分,质谱主流机种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电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其中,国内LC-MS市场销售总额占比几近一半。
基于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近期,化工仪器整理了质谱联用仪(海关编码:90278120)的进出口数据,并对其汇总分析。本次数据分析直观地展示了我国质谱联用仪的进口与出口情况,旨在为业界更全面地洞察国内质谱仪市场的动态趋势与行业未来发展。
据化工仪器网编辑整理,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共出口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进口数量占总数量的96%,进口金额占总金额的97%。总的来看,高端质谱市场仍由进口品牌垄断,近几年国产质谱开始趋向高端发展,国产替代进程仍需加速。
据化工仪器网整理,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其中,10月份进口数量最高,为311台;3月份进口金额最高,约为4.9亿元。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是我国质谱联用仪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是我国质谱联用仪进口的最大的目的地。
逐月分析2024年质谱联用仪的进口数据,能够正常的看到,进口数量多集中在200-300台区间段,总体数据变化趋于平稳。
在进口来源国方面,中国质谱联用仪的进口来源地大多分布在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美国进口881台,进口金额约为8.52亿元;新加坡进口877台,进口金额约为13.01亿元;日本进口643台,进口金额约为5.45亿元。这些国家的质谱技术先进,品牌效应显著,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数量占比(贸易伙伴)”来看,2024年,美国生产的质谱联用仪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性能,在中国市场备受欢迎,进口数量高达881台,占比达到30%,稳居进口来源国榜首。其次是新加坡,进口数量为877台,占比达30%;随后是日本,进口数量为643台,占比达22%。
此外,德国、爱尔兰等国家的质谱联用仪也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金额占比(贸易伙伴)”来看,新加坡进口金额居于其他进口来源国榜首,约为13.01亿元,占比达29%;其次是德国,进口金额约为12.83亿元,占比达28%;随后是美国,进口金额约为8.52亿元,占比达19%。
据化工仪器网整理,2024年我国共出口质谱联用仪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其中,9月份出口数量最高,为19台;3月份出口金额最高,约为2396.89万元。俄罗斯、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成为中国质谱联用仪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北京、浙江等省市是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的主要注册地。
从具体时间来看,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多集中在2024年的下半年。从8月份开始,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出口金额占比(贸易伙伴)”来看,俄罗斯出口金额居于其他出口国榜首,约9981.47万元,占比达65%;其次是中国香港,出口金额约为1914.99万元,占比12%;随后是新加坡,出口金额约为1390.13万元,占比9%。从数据中可知,我国质谱联用仪在亚太地区市场具备极其重大的影响力。
25包总预算达11050万元 中国科学院发布2025年仪器设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